浏览器缓存怎么清除一文读懂浏览器存储与缓存机制浏览器的缓存怎么清除缓存




浏览器缓存怎么清除一文读懂浏览器存储与缓存机制浏览器的缓存怎么清除缓存

2022-07-21 2:15:10 网络知识 官方管理员

浏览器缓存怎么清除(一文读懂浏览器存储与缓存机制)(1)

原文链接: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40831850

浏览器存储

Cookie

Cookie是HTTP协议的一种无状态协议。当请求服务器时,HTTP请求都需要携带Cookie,用来验证用户身份。Cookie由服务端生成,存储在客户端,用来维持状态。

浏览器缓存怎么清除(一文读懂浏览器存储与缓存机制)(2)

通常Cookie由以下值构成:

名称(name)值(value)域(Domain)值(value)路径(Path)失效时间(Expiers/Max-Age)大小(Size)是否为HTTP请求(HttpOnly)安全性(Secure)提示:域、路径、失效时间和安全性都是服务器给浏览器的指示,它们不会随着请求发送给服务器,发送给服务器的只有名称与值对。

Cookie有一些限制,它可以设置有过期时间,但是如果没有设置,则会和session一个级别,一旦关闭浏览器就会消失。

Cookie拥有以下优点:

  • 可以控制过期时间,不会永久有效,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 可进行扩展,可跨域共享。
  • 通过加密与安全传输技术(SSL),可以减少Cookie被破解的可能性。
  • 有较高的兼容性。

缺点则如下:

  • 有一定的数量与长度限制,每个Cookie长度不能超过4KB,否则超出部分会被截掉。
  • 请求头上的数据容易被拦截攻击。
  • 单个Cookie大小不超过4KB,很多浏览器都限制一个站点最多保存20个Cookie。

webStorage

H5可以在本地存储用户的浏览数据,以前用Cookie,但是webStorage更快速、安全。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而不影响网站性能,以键/值对存在。

webStorage分为两种:sessionStorage和localStorage。

sessionStorage

sessionStorage将数据存储在session中,当浏览器关闭就会消失。它具有以下特色:

-大小5Mb-页面刷新数据不会消失,页面关闭就消失。-不可以跨页面(仅在当前页面使用)。-使用window.open打开页面和改变location.href方式可以获取到sessionStorage内部的数据。

主要被应用在下面这些场景中:

  • 主要针对会话级的小数据的存储。
  • 存储一些在当前页面刷新仍然需要存储,但是关闭后不需要留下的信息。
  • 很适合单页应用的使用,可以用来存储登录态信息等。

localStorage

localStorage会把数据一直存在客户端本地。其API提供了如下的方法进行操作:

  • setItem(key,value)——保存数据,以键值对的方式存储。
  • getItem(key)——读取数据,传入键值(key),获得对应的值(value)。
  • removeItem(key)——删除某个数据,删除键值对。
  • clear()——删除所有数据。
  • key(index)——获取某个索引的key。

下面是localStora的特性:

-大小5Mb。-可以跨页面。-永久存储,需要手动删除。-使用window.open打开页面和改变location.href方式可以获取到sessionStorage内部的数据。

它通常都被运用在下列场景中:

  • 持久性的保存客户端数据,只能通过JavaScript删除或者用户清除浏览器缓存
  • 如果有一些稍大量的数据,例如编辑器的自动保存等。
  • 多页面间访问共同数据。sessionStorage只能用于一个标签页,而localStorage可以在多个标签页之间共享。

浏览器缓存机制

浏览器的缓存机制是将已访问过的资源进行缓存,这样当客户端下次访问时,就能直接访问已经缓存的资源,从而减少服务器请求次数,让页面能够更快地加载。

浏览器缓存怎么清除(一文读懂浏览器存储与缓存机制)(3)

而判断是否访问缓存则是依靠HTTP的各种Header,比如下面的这几种:

  • Expires:响应头,表示该资源的过期时间。
  • Cache-Control:请求头/响应头,是缓存控制字段。
  • Etag(HTTP1.1):响应头,是资源标识,服务器存储。一旦资源被修改,Etag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 lf-None-Match(HTTP1.1):请求头,一般服务器会将If-None-Match与被请求资源的最新ETag进行比对。
  • Last-Modified(HTTP1.0):响应头,表示资源最后一次修改的时间。
  • If-Modified-Since(HTTP1.0):请求头,资源最后一次修改时间(后面详情)。

这些Header共同组成了HTTP的请求和响应,也支撑着浏览器缓存,但是这种缓存方式是有缺陷的。

首先,如果资源更新的速度是秒以下单位,那么这个缓存是不能被使用的。因为它的时间单位最低是秒。

其次,如果文件是通过服务器动态生成的,那么该方法的更新时间永远是生成的时间。哪怕文件可能没有变化,它也会自动更新,所以起不到缓存的作用。

强缓存

通常服务器会通知浏览器一个缓存时间,这个信息在Cache-Control和Expires中,浏览器通过这个判断是缓存否过期。如果时间未过期。则直接从缓存中取。这就是所谓的“强缓存”。

Expires

在HTTP1.0中。使用Expires字段来表示缓存的到期时间,即有效时间+当时服务器的时间。但是这种方式的缺陷是,用户只需要修改客户端本地时间,让客户端和服务器时间不一致时,浏览器就会判断缓存失效,然后重新请求资源。

Cache-control

Cache-Control是一个HTTP协议中关于缓存的响应头,它可以由以下值组成:

  • max-age:用于设置缓存的最大周期。与Expires相反,它的时间是相对于请求的时间。
  • s-maxage:和max-age相同,仅用于共享缓存,如CDN缓存。
  • public:相应可以被任何对象缓存,即使是通常不可缓存的内容。
  • private:缓存只能被单个用户缓存,不能作为共享缓存(即代理服务器不可缓存)。
  • no-cache:可以缓存在客户端,但每次都必须去服务器检查新鲜度,来决定从服务器获取最新资源(200)还是读取缓存(304),即协商缓存。
  • no-store:不允许在客户端存储,每次都要从服务器请求新的资源。

协商缓存

如果未命中强缓存,即强缓存失效(可能是Cache-Control设置了no-store或no-cache),则判断协商缓存。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HTTP1.0)

当第一次请求资源后,服务器会返回改资源最后一次修改的时间。之后再次请求时,服务器会对比If-Modified-Since和Last-Modified字段。如果两者相同,则表示资源未修改,返回304状态码。如果两者不同,则表示资源已经修改了,所以返回数据和200状态码(没有发送请求)。

但是如果服务器更新资源的时间单位为秒,而上面提到的方法是无法识别一秒内进行多次修改的情况的。同时如果资源更新的速度不到1ms,也是无法生成新的最后修改时间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HTTP1.1中出现了一组新的字段:Etag和If-None-Match。

Etag&If-None-Match(HTTP1.1)

Etag是HTTP1.1的属性。它由服务器生成并返回给客户端,优先级高于Last-Modified。

在HTTP1.1中,当浏览器第一次发起HTTP请求时,服务器回返回一个Etag。浏览器第二次发起同一个请求时,客户端会发送一个If-None-Match,它的值就是Etag。服务器会比较浏览器发送过来的Etag和服务器的Etag,如果相同就将If-None-Match的值设置为false,并返回304,表示使用浏览器缓存。如果不同,服务器就将If-None-Match的值设置为true,返回200和新的数据。

网页加载速度的加快绝不仅仅是网速加快就能完成的,在我们流畅访问的背后,浏览器存储和缓存机制也功不可没,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增加对这个机制的了解。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